學分數/2學分

課程類別/書院通識

授課教授/曾守正教授、錢致榕講座教授 

 

  大學之道是剛進入博雅的第一堂入門課,每個禮拜都有老師精選的閱讀資料,在經過消化吸收後寫成書摘或心得,在課堂上老師會再以獨特的授課方式重新演繹出要傳達的理念。課程中深入探討什麼是大學、什麼是知識、以及各種生活周遭的議題,使同學學會反思自己唸大學的意義與知識份子的自覺,並透過小助教的協助,從作業與討論課中鍛鍊紮實的表達、聆聽能力與思考能力基礎。

 

  如果「大學」是一座叢林,「大學之道」即是林中之路,我們通過或寬闊或狹仄,或平坦或顛簸的道路,逡巡林中風光,並感受土地生養與天落光影的豐富。整體說來,「大學之道」是一門後設反思以及逆覺體悟的課程,我們從「大學」設置的源流與意義,到當代知識的肌理結構與運用實踐,採行講述、討論與分組互動等方式,逐步探討省思。我們期待同學逼視「我」是誰?從何而來?將往何去?「我」與自然、社會、自我的關係為何?以甦活個人存在感受、洞察時代脈絡、貞定學問價值,並且鍛鍊與提振博雅精神。

 

  本課程為博雅書院課程之一,由「自我」、「大學」、「知識」、「知識分子」等觀念開始,帶領學生探討具有關鍵性的觀念或事件。然後通過我們所面對的臺灣社會與傳統文化,逐步探討「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知識,進而上升於人文精神之掌握。總之,我們期待透過當代知識型態的不同面向,連結於大學存在的功能,並且醒豁「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

 

 

 

大學之道是進入博雅書院後接觸的第一門課,從個人到學校,從學校到整個社會,這門課帶領我從內到外一一剖析,除了了解自己、訂定個人志向,更讓我對於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更加明確,也更了解該如何面對現今的環境,並以一名知識分子的角度去關懷社會。除了精彩的講課,課程後半段的討論時間也讓我有很大的收穫。學習成為一個好的聆聽者、將自己的想法有條理的表達,更多的是在討論過程中不斷地深入思考。

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除了表達及聆聽能力,也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問題更容易找到核心,並且能夠以較客觀全面的角度去思考並嘗試解決問題。對我而言,在大學中修習這門課是件非常難得的事,在課程、討論及思考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啟發和體悟,我相信都能夠在未來的人生中帶領我突破困境、追尋目標、實現自我。     博雅六期 吳思璟  

  

  大學之道是每個學生加入博雅後所修習的第一門書院課程,每個禮拜的上課時間會分成老師講解和同學分組討論兩個部分,課程內容大致是讓學生探索自我和認識一些文史哲的知識,並且思考自己與所學知識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我們會透過閱讀卡夫卡的《變形記》來討論自我的存在意義,或是透過追溯歷史上大學的起源與設立目的來反思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大學生活、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大學生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每個禮拜都能利用分組討論的時間和同儕分享彼此的想法,從中學習理解別人的價值觀,拓展不同的思考面向。我想,大學之道可以說是一份給大一新鮮人在展開四年大學生涯前的參考指南吧!       博雅五期許雅容